精选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合集10篇

语文咖 人气:1.63W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精选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合集10篇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2.在与圆形的比较中学正确感知椭圆形。

3.能根据其特征在许多图形中找出椭圆形。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内容:

有趣的椭圆形。

活动准备:

1.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卡片一套 。

2.课件一个(秋姑娘送礼物的画面)。

3.圆形、椭圆形卡片人手一套。

4.操作纸、油画棒。

5.实物:盒子、碟子、树叶、苹果、柠檬、鸡蛋、篮子等 。

课程实录:

一、导入活动

复习已经认识的图形。

师:“看,谁来了?”(出示秋姑娘送礼物的画面)。

幼:“秋姑娘。”

师:“秋天来了,秋姑娘给我们送来了许多礼物,我们一起来看看有什么礼物?

幼:“有饼干。”

师:“这些饼干是什么形状的?

幼:“这是三角形的草莓味饼干。”

幼:“有正方形的苹果味饼干。”

幼:“还有长方形的香蕉味饼干。”

幼:“还有圆圆的香橙味饼干。”

评析:通过秋姑娘送礼物,让幼儿复习已经认识的图形,为学习认识椭圆形做好知识准备。

二、认识椭圆形。

师:请小朋友拿出手中的两张卡片(圆形和椭圆形),找一找哪个是长长的圆、扁扁的圆?

幼:这个比圆形长的圆是椭圆形。

师:我们把这个长长、扁扁的圆 评析:叫做椭圆形。

评析: 幼儿 根据老师提示,能把圆形和椭圆形进行比较,找出 长长、扁扁的圆。

三、比较圆形和椭圆形

(1)比较相同点。请幼儿摸圆形和椭圆形的边缘,引导其观察发现相同点:都是没有角的。

(2)区别不同点。把圆形、椭圆形中心重叠放置,让幼儿进行比较观察,然后请幼儿将自己的.两个图形从中心上、下、左、右对折打开,每张纸上出现“十”折印,分别说圆形、椭圆形的四道折印各有什么不同?

评析: 幼儿通过操作和探索,主动地学习找出圆形和椭圆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给他们营造了一个宽松、愉快的心理气氛,为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创造了条件。

四、找椭圆形。

出示盒子、碟子、树叶、苹果、柠檬、鸡蛋、篮子、哈密瓜等。

师:调皮的椭圆形要和我们捉迷藏,我们一起找一找哪些东西象椭圆形?

幼:鸡蛋象椭圆形。

幼:盒子的面是椭圆形。

幼:树叶是椭圆形的。

幼:篮子的底面是椭圆形。

幼:哈密瓜象椭圆形。

幼:碟子也是椭圆形的。

评析:椭圆形的。通过出示实物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而且让幼儿在宽松的氛围里自由地和同伴交流,不仅锻炼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增强了其大胆发言的信心。

四、给椭圆形宝宝涂色。

指导幼儿在几何图形组成的画中找出椭圆形,并给椭圆形涂上颜色。

评析:幼儿的操作兴趣高涨主动性、积极性得到了充分调动,在探索中获得了学习经验。

区角活动: 在科学角里投放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椭圆形,让幼儿用图形组合成各种物体。

教师自评: 整个活动目标明确,层次清楚,环环相扣,层层推进,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和效果。

园长点评:孩子们在活动中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区分了圆形和椭圆形的不同,认识了椭圆形,能正确掌握圆形和椭圆形的名称,了解椭圆形的特点,在操作活动中,幼儿能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操作,幼儿的操作习惯较好,在整个活动中,幼儿的常规也很不错,能积极的举手回答问题,幼儿的活动兴趣浓。教师以启发、引导的方式,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并以“游戏”贯穿活动始终,让幼儿在玩中获得知识,习得经验,真正体现玩中学,学中乐。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目标是通过操作,感知圆形和椭圆形的不同,了解椭圆形的主要特征。 提高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

引导幼儿说出日常生活中见到过的类似椭圆形的物体。找找在教室里、幼儿园还看到过哪些椭圆形的物体,并小组记录下来与同伴分享交流。孩子们在活动中收获的不仅是对圆形和椭圆形,更重要的他们懂得如何去区别它们之间的不一样。

设计意图

数学是抽象性,思维性很强的一门学科,而游戏是幼儿学习的最好方法。在这节数学活动中,将教学目标和内容巧妙地融入其中,大胆尝试让幼儿积极地参与操作,进一步认识椭圆形,培养幼儿扩散形思维。让幼儿充分体验到活动的乐趣,真正做到“玩中学”、“ 学中玩”。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习惯,激发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

小百科:椭圆(Ellipse)是平面内到定点F1、F2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大于|F1F2|)的动点P的轨迹,F1、F2称为椭圆的两个焦点。其数学表达式为:|PF1|+|PF2|=2a(2a>|F1F2|)。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意图

在日常活动中,我发现我们班孩子对于各种图形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对图形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平面的、感性的层面上,因此他们在活动中无法正确表现出图形的主要特征。为了让孩子们对图形有一个进一步的认识,我设计了这个活动,以游戏的形式引导幼儿在动手尝试操作中,加深对长方形的主要特征的理解。

活动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了解长方形的主要特征,提高图形识别能力。

2、在活动中发展扩散性思维,培养观察力。

3、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乐趣,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5、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活动准备

1、幼儿操作学具:不同长度的管子若干。

2、长方形图形教具。

活动过程

一、比较管子的长短

1、“今天,管子宝宝要和小朋友玩一个有趣的游戏:比长短。请小朋友拿起你身后的一根管子宝宝,然后和你旁边的小朋友比一比,看谁手里的管子长?谁的管子短?”

2、幼儿两两进行比较活动。

3、教师鼓励幼儿大胆说出游戏结果:谁的管子长?然后把管子按长短分类放到前面的.筐里。

二、自由探索活动:尝试用不同长度的管子在地面上拼出长方形。

1、幼儿自由探索活动。

请小朋友把你身后的袋子取过来,看看里面有什么?袋子里有许多管子宝宝想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戏,我们先来数一数,你的袋子里有几根管子?这些管子都一样吗?请小朋友用你的管子宝宝在地上拼一拼,看看谁的管子宝宝拼出的图形多?请幼儿介绍自己拼的是什么,重点引导幼儿拼长方形。

2、小结长方形的主要特征。

瞧!这个小朋友拼出的是什么形状的图形宝宝?

(教师出示长方形教具,幼儿仔细观察比较)。

3、幼儿进行有目的地探索活动:尝试用管子拼出长方形。

我们一起学着他的样子也来拼一个这样的长方形。

幼儿操作,老师观察。

三、小组合作探索活动:用多根相同长度的管子组成长方形。

1、刚才你们真棒,能用不同长短的管子变出小长方形,现在我们试试看,要用几根一样长的管子拼出一个大的长方形!请五个小朋友为一组,自己拿管子宝宝在地面拼一个长方形,比一比哪组拼的长方形最大?”

2、幼儿5人一组合作进行地面拼图活动:根据已有经验,尝试用几根相同长度的管子拼放大小不一的长方形。

3、教师有针对性地分别加以指导。

带领孩子一起看自己拼的长方形,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延伸

今天小朋友用不一样长的管子宝宝拼出了小长方形,又用一样长的管子宝宝拼出了大的长方形,以后还要请小朋友用这些管子宝宝拼出更多的图形呢!

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会认读数字3和4,知道数的形成和所表示的数量。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活动准备

1、红黄色气球各1只,统计表一张。

2、数量1~4的点子卡片若干,彩色笔若干3、《数学》上P。2。

活动过程

一、游戏数气球教师出示气球,让幼儿分别说出其颜色。

教师拿出气球,让幼儿说出其数量。

提问:想一想,怎样才能变成2只气球?

启发幼儿说出;一只气球再添上1只气球,就是2只气球。

引导幼儿说出这2只气球分别是什么颜色。再观察中让幼儿发现2里面有两个1。

二、观察画册《气球飞了》

看一看,画面上有谁?他们在做什么?

说一说,天空有几只绿气球?奇奇手里拿着几只绿气球?一共有几只绿气球?幼儿点数后知道:2只绿气球再添上1只绿气球就变成了3只绿气球了。

教师分别出示点子卡片和数字卡片3,幼儿认读。

引导幼儿点数红气球的数量,并说出用数字几表示,然后拿出相应的点子卡片和数字数一数,黄气球和蓝气球各有几只?幼儿说出其数量后,教师出示数字卡片4,使幼儿知道:4只气球可以用数字4来表示。

找一找,数字3和4分别隐藏再哪里?

引导幼儿根据气球的数量圈出相应的点子。

三、讨论交流想一想,数字3和4还可以表示哪些物体?

教师引导幼儿从活动室找出数量是3或4的物品,并在统计表中用绘画等形式记录下来。

四、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名称:数学——我的一天

活动目标:

1、能区分早晨、中午、晚上。

2、学习正确使用早晨、中午、晚上等词汇。

活动准备:

早晨、中午、晚上景色特征图各一 早晨、中午、晚上幼儿在园在家图片各一

活动过程:

一、看图片,辨认早晨、中午、晚上

1、出示三张图片:

早晨:早晨太阳刚刚升起,公鸡在啼叫。

中午:太阳在头顶,小猫睡懒觉时是中午。

晚上:太阳不见了,空中有月亮和星星,猫头鹰出来了。

2、提问:你知道这三张图片中的情景分别是在一天中的什么时候吗?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教师引导幼儿从太阳的'有无,月亮、星星的有无加以区别;从动物的不同,动物的神态的不同进行区别。)

二、说一说,在三个不同的时间段我们分别做什么事情

1、小朋友,在早晨的时候我们经常做什么事情呢?(请幼儿自由说一说,如早晨起床穿衣服等。)

2、在中午我们经常做什么事情?(请幼儿自由说一说,如中午在幼儿园吃午饭等。)

3、那在晚上我们经常做什么事情呢?(请幼儿自由说一说,如晚上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等。)

三、做动作,说时间

1、教师示范用不同的动作来表现不同的时间,教师可以用双手比作太阳,放在不同的地方表示不同的时间。

2、教师引导幼儿做动作来表现不同的时间,如做大公鸡啼叫的动作表现早晨,做假装睡觉的动作来表现晚上等。

四、幼儿园的一天

1、教师出示幼儿做早操的图片,提问:小朋友,你觉得在这个图片中是什么时间呢?

在幼儿园里早晨你除了会参加早操表演,还会做什么事情,或是你来幼儿园之前又会做什么事情?

2、教师出示幼儿在吃中餐的图片,提问:小朋友,你觉得在这张图片中小朋友在吃中餐是什么时间呢?

在幼儿园里中午除了要吃中餐,还会做什么事情呢?

3、教师出示一张幼儿在家里灯光下学习的图片,提问,小朋友,从幼儿园回到家里,一般都是什么时候了?

晚上你一般会做些什么事情呢?

五、幼儿分别用早晨、中午、晚上说一句话

小朋友,老师现在要请你们用早晨、中午、晚上说一句话。你会怎么说呢?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1、能愉快地参加数学操作游戏,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2、能正确感知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并用第一至第五的序数词表示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3、能按给出的序数词找到它所表示的相应位置。

二、活动准备:

1、教具:有5层高的楼房背景图一幅,幼儿熟悉的小动物图片5张:小狗、小猫、小兔、小猪、小猴。

2、幼儿每人一份操作材料:

5只不同的小动物(贴有双面胶),画有5节车厢的.火车的图卡。

三、活动过程及指导:

(一)谈话导入,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二)以“小动物住新房”活动,学习5以内的序数。

1、出示楼房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提问:这是什么?数数这座楼房一共有几层?(引导幼儿数一数并贴上1—5的数字,用手指不同的楼房层数,让幼儿说一说分别是第几层。

)2、教师帮小动物分房子,分好后请幼儿幼儿说说有哪些小动物住在楼房里,什么动物住第几层。

3、小朋友帮小动物分房子(教师将小动物图片取下后,请个别幼儿上前重新为小动物分房子。

)分好后,一起说一说什么小动物住在第几层。

4、教师小结:要知道每只小动物住的位置,可以数一数,数到几,就是第几层。

5、游戏“找小动物”

要求幼儿能正确迅速地说出“xx动物住在第x层楼”

(三)幼儿操作游戏,能按给出的序数词找到它所表示的相应位置。

1、介绍操作游戏的材料及玩法。

坐火车:小动物们要出去旅游了,我们一起送小动物上火车好吗?

——教师说出每个小动物的位置,幼儿为小动物找位置。

找到后并说一说哪个小动物坐的第几节车厢。

(xx小动物坐在第x节车厢”或“第x节车厢坐的是xx动物”

)——小动物换车厢,换好后再说一说小动物分别坐在第几节车厢。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小结。

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操作方法。

(四)、游戏“排队”

游戏玩法:音乐响起,全体幼儿自由活动,音乐停,5个小朋友迅速手拉手站在一起,数数全组有几个小朋友,然后以一个幼儿为首,小朋友观察自己的位置,说说“我排第x”

(五)、活动结束。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简单了解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2、通过实验,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索兴趣。

活动准备

1、课件-图示:光的折射

2、科学发现室光学区域。

活动指导

1、教师同幼儿讨论什么光是怎样形

讨论后让幼儿知道,当物质温度高于环境温度,我们就看到的热物质的发光。

如:火光、烛光、白炽灯的灯光,以及前述钢铁、玻璃、石头等烧红时的发光。

2、问题:光沿直线传播,生活中有什么常见例子

给幼儿讲解:

第一,利用光的直线传播----三点一直线,在射击、射箭运动中发挥关键作用;

第二,由光的直线传播,再加上人的双眼效应,可判断物体的位置。

第三,木匠用刨刨一木条,刨了二下就要检查刨得直不直,他就是自觉不自觉地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用眼睛从木条的一端沿木条看它是不直的。

第四,队伍对齐:"向右看齐!"

3、幼儿在光学区域自由探索、发现光的折射。

(1)课件演示:光的折射

通过观看课件演示,让幼儿对光的折射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实验:把筷子插到水里发现筷子在空气中和水中拐了个弯的原因。

(空气和水就是两种不同的介质)

(3)指导幼儿在光学区域,积极尝试运用各种材料进行实验,

在操作中初步感受和了解光的折射。

(4、教师讲评活动情况,表扬鼓励探索中有发现的幼儿

让幼儿讲一讲在探索活动中发现了什么?

中班数学教案:认识硬币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5角、1元的硬币。

2、能够区分两种硬币。

活动准备:

5角、1元的硬币每人一套,存钱罐1个,篮子20个,小盒子1个,教棍1根,幻灯片7张(5角、1元硬币的正面、反面、正反面各一张,5角、1元在一张图的'图片一张),捐物箱2个,玩具若干,长桌2张。

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认识5角、1元的硬币

2、活动难点:区分两种硬币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出示存钱罐,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存钱罐)老师在里面存了好多硬币。现在我把它请出来和小朋友交朋友。

2、基本部分

(1)幼儿找“朋友”,进行认识。

硬币朋友最喜欢和轻轻拿,轻轻放的人交朋友了,你们能做到吗?请你们在篮子里找一个“朋友”。

提问:

a、你找的“朋友”是什么形状的?

b、它是什么颜色的?

c、上面有些什么图案?

(2)幻灯片演示,教师逐一出示5角、1元的硬币让幼儿认识。

现在,请小朋友都把自己的“朋友”送回到篮子里,下面我们把这些硬币放大了再来看一看。

认识5角,用幻灯片向幼儿展示5角的硬币。

正面——提问:

a、这是多少钱的硬币?(5角)

b、它的正面上有些什么?

反面——提问:

a、这是5角的正面还是反面?(反面)

b、上面印有什么图案?(荷花)

正反面——这就是5角硬币的正面和反面,请你们在篮子中找出相同的硬币。(找到后)

提问:

a、请你们摸一摸,有什么感觉?(硬硬的、圆圆的、凹凸不平的)

b、它是什么颜色的?是什么形状的?(金色、圆形的)

认识1元,用幻灯片向幼儿展示1元的硬币。

正面——提问:

a、它是多大面值的硬币?(1元)

b、上面都有些什么?

反面——提问:

a、这是正面还是反面?(反面)

b、上面印的是什么图案?(菊花)

正反面——这个就是1元硬币的正面和反面,请你把它找出来,好吗?(找到后)

提问:

a、它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银色、圆形的)

b、数字是几?(1)

c、上面的汉字是什么?(元)

(3)同时出示5角、1元的硬币让幼儿观察、认识。

老师把5角、1元的硬币都放到了一起,我们一起来看看。

提问:

a、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b、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小结:都是圆形的,都是硬硬的,凹凸不平的。5角和1元的硬币,颜色不同,大小不同,数字不一样,汉字也不一样。

(4)区分硬币以巩固硬币的认识。

我们认识了5角、1元的硬币,现在我要考考旁边的爸爸妈妈,看看他们认识吗?这是多少钱?(5角)要考倒爸爸妈妈可真难,现在我来考小朋友,看你们认识这些钱吗?这是多少钱的硬币?(1元)这呢?(5角)真棒!现在老师换一换,请你们在篮子里面找出5角的硬币让老师看看,你们还能找出1元的硬币让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看看吗?刚才小朋友说了5角和1元的大小不同,老师这里有一个小盒子,里面放了许多5角、1元的硬币,我请小朋友用最快的速度摸出一个5角的。

3、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并进行简单的购物。

今天,我们和硬币交了朋友,都认识了5角、1元。看,老师请了2个售货员阿姨来,请阿姨们说说她们卖的是什么东西?(售货员介绍:小朋友们好,我是5角店的售货员阿姨,里面有…)你们想买玩具吗?(想)那老师请小朋友拿一枚硬币去买一样自己喜欢的玩具,买到后玩一会儿就把它捐给灾区的小朋友。请1、2组的小朋友拿硬币买玩具,请3、4组的小朋友拿硬币买玩具,…小朋友你们看,这是捐物箱,我们把买到的玩具捐给灾区的小朋友。(甘红梅)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学习用目测和自然测量的方法,识别物体的长、宽、高。

2.激发幼儿进行测量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幼儿人手1只空纸盒、1把自制多用尺(见图7―12)。图7―12自制多用尺

活动过程:

1.教师介绍

(1)教师以空纸盒、桌子、教室为直观演示教具,让幼儿分别感知它们的长、宽、高。

(2)用什么方法能知道它们的长、宽、高?

在幼儿议论后教师归纳:用测量的方法。

目测法:用自己的眼睛看,可大致比较,但不精确。

测量法:用尺子来量一量。

幼儿人手一把多用尺,教师提醒幼儿数一下,多用尺上有几个小格子,幼儿数后发现多用尺由10个彩色小方格组成:红一黄一蓝一绿一橙五色相间。教师再提示幼儿,这把多用尺可用来量物体的长、宽、高。

2.演示

(1)教师用钢卷尺或木尺量桌子的长、宽、高。

(2)个别幼儿用多用尺量空纸盒的长、宽、高,说出长、宽、高分别是几个小方格。

3.操作

(1)幼儿用各自的多用尺测量空纸盒,分别量出空纸盒的长、宽、高各是几个小方格,并记录在纸上。

(2)幼儿合作用多用尺测量小桌子,量小桌子的'长、宽、高是几尺(10个小格为1尺)或几尺零几个小方格,并记录在纸上。

(3)幼儿尝试进行自然测量,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活动建议:

1.启发幼儿在使用多用尺测量时,可以1个小方格作单位,也可以1尺作单位(10个小方格为1尺)。量同样长的物体,单位小,测量的数大;单位大,测量的数小。例如,空纸盒的长可以说是2尺长,也可以说是20个小方格长。

2.可再让幼儿想想,除了用多用尺测量外,还可以用什么作为度量工具?(小棍、绳子、筷子、脚步、手等)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哪块木板厚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哪块木板厚

有益的学习经验:

认识物体的厚薄,感知厚薄的相对性。

准备:

1.长宽相同,厚薄明显不同的木板3块。

2.长宽相同,厚薄不同的积塑每个幼儿3块。

活动与指导:

1.同时出示两块较薄的木块,让幼儿各种角度观察木板尺寸的相同与不同之处,最后把两块木板并放在讲台上,请幼儿说出它们的不同。在他们说出一块木板“高些”,一块木板“矮些”后,告诉幼儿:小朋友的眼光不错,已经把它们的区别找出来了。不过,由于它们都太矮,所以我们不用高矮,而用厚薄来区分它们。分别在板子上作标记1和2让幼儿说出2号板子厚些,1号板子薄些。

2.拿出另一块板子标记为3号,与2号板子比较,启发幼儿说出:3号木板厚些,2号木板薄些;把3块木板两两相比后,引导幼儿说出3号木板最厚,2号板子薄些,1号板子最薄。

3.把木板按从薄到厚的规律排序。

4.发积塑给幼儿,让幼儿区分它们的厚薄并按厚薄排序。

5.按教师指令,举出相应的积塑。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对比、感知左右对称。

2、在理解对称概念的基础上帮助瓢虫装扮翅膀并体验装扮的快乐。

3、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活动重点:

理解左右对称的表现形式,(即:左右图案的颜色、花纹、大小、位置相同)活动难点:运用对称的方法装饰小瓢虫

活动材料:

ppt、幼儿操作瓢虫、黑点粘纸、贴有数字(4、6、8、)的展示板

活动过程:

●意图:引出话题

1、(播放ppt1、2)幼儿观察图片,感受舞会的欢乐气氛。

2、(播放音效)幼儿观察舞会上哪些昆虫没有来。

●意图:初步感知对称1、(播放ppt3)提问:小蝴蝶怎么哭了?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

过渡语:我这里正好有三件蝴蝶的衣服,你们觉得哪一件最漂亮最特别。

3、(播放ppt4)引导幼儿观察第二件衣服左右的颜色、花纹、位置。

4、总结:原来左边和右边的颜色、花纹、大小、位置完全一样,这样的表现方式叫做左右对称。对称的图案会让我们感觉到非常的漂亮。

5、(播放ppt5)过渡语:谢谢你们我的朋友,有了你们的帮助,我今天一定是舞会上最美丽的一只昆虫。小蝴蝶穿上对称的衣服,开心的飞走了。飞呀飞,小蝴蝶发现周围有许多东西也是对称的,你们发现了没有?

●意图:寻找对称

5、(播放ppt6)幼儿寻找图片中对称的事物,特别讨论两棵大树是否都对称。

●意图:表现对称

1、(播放音效、ppt7)过渡语:是谁在花丛里说悄悄话?原来小瓢虫正在用小黑点装扮自己的翅膀,他们也想学小蝴蝶穿一件左右对称的衣服。(播放ppt8)看,小瓢虫的一只翅膀已经打扮好了,可是右边翅膀上的黑点怎么贴才可以和左边的翅膀对称呢?(关注黑点的数量、大小位置)2、操作要求:出示小瓢虫和操作粘纸。我这里有许多大小不一样的`小黑点粘纸,请你选择一只自己喜欢的小瓢虫,先看看它左边翅膀上的小黑点的数量、大小以及点子的位置,然后用对称的方法装扮它另一只翅膀。不要弄错哦!

引起小朋友操作的愿望3、幼儿操作,教师观察4、集体检验●意图:尝试分类 体验快乐1、过渡语:小瓢虫邀请你们一同参加舞会。

2、引导幼儿根据点子送小瓢虫到相应的花盆。看看花盆上有什么标记?(瓢虫照片和数字)你的小瓢虫应该坐在哪里呢?请幼儿根据瓢虫的小点摆放。看看有没有小瓢虫坐错位置啊?

3、舞会就要开始了,让我们一起倒计,迎接舞会的开始。

4、幼儿一同倒数,和昆虫一起狂欢跳舞。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幼儿在了解“家”的基础上,尝试用寻找、记录的方法,了解家中各种物品的数量。

2、进一步理解6以内的数字的实际意义,并能将数字从小到大排列。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张记录卡;家里的数字。

2、课件制作:我的家课件一:家里的各种物品(鞋-4、桌子-6、椅子-5、茶杯-3、玩具-2、电视机-1)。

课件二:厨房、客厅、卧室。

活动过程:

一、认识数字,理解6以内数字的实际意义:

1、幼儿交流记录卡,说说在家中发现了哪些数字?

A、直观的数字(数序):如、电话上的数字、钟上的数字、电器上的数字;B、数量:如家中有6把椅子、3只沙发等小结:小朋友记录了很多数字符号,这些数字有的在家中直接就能找到,而且排列是有顺序的。而有的数字是我们数出来的;如家里有2张桌子、3双鞋等;2、家里有很多物品可以用数字表示,现在请说说家里还有哪些物品也可用1――6的`数字来表示。(教师出示数字,幼儿说出物品的名称。如:家里有2台电视机可用数字来表示、家中有6只杯子可以用数字6来表示。此时教师还要注意幼儿量词使用的正确性)二、继续理解6以内数的实际意义并尝试将数字从大到小排列。

1、出示图一:说说都有哪些物品,(鞋、桌子、椅子、茶杯、玩具、电视机等)这些物品各有几样?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2、出示图二:物品归类;1)画面上是家里的什么地方?(厨房、客厅、卧室)2)想一想刚才我们看到的物品都放在哪里?为什么?(如:碗和匙我们可以放在厨房,玩具可以放在客厅,也可以放在卧室里等)3)数一数每个房间共有几样?哪个多哪个少?

4)引导幼儿将数字从小到大排列。

小结:今天,我们小朋友交流了家中很多物品可以用数字表示,也知道家中的物品要分类摆放。这样家里才能既美丽又整洁。

三、延伸活动:记录班级里的数字。

注:幼儿可以运用操作卡,继续如课件二将各种物品分类摆放,并用数字表示。具体见我爱我家的操作材料。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10

设计意图

春天来了,班里很多爱美的女孩子都戴起了丝巾。这些丝巾不仅色彩斑斓,图案鲜明,还有很多不同的用法,如做腕扣、包饰、腰带、头巾……今年还特别流行重复、间隔的图案,真是让人没法不喜欢!自由活动时总有很多孩子围在一起讨论这个话题。我就想,可以试试让孩子也来做一做丝巾,说不定会有意外的收获!于是,设计了此次活动。鉴于四方形的丝巾装饰起来太费时,我选择了三角形的头巾。在材料的选择上开始我设想过用丝绸、纱等做头巾,但觉得这些材料太软,不易于幼儿操作,价格又贵,最后决定用充满民族特色的土布做头巾:质地较硬,容易操作;具有我们江南特色,很漂亮;比较容易收集。于是,此活动就应运而生了。

活动目标

1.能按物体的颜色或形状等某一特征进行间隔排序。

2.能大胆讲述操作活动过程和结果。

3.通过操作活动,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重点:感受物体间隔排序的方式。

难点:按物体的颜色、形状等某一特征进行间隔排序。

活动准备

1.范例头巾一块;

2.三角形的土布每人一块;

3.装饰用的即时贴小花若干;

4.录音机,轻快的音乐一段;

5.舞台场地布置。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师戴头巾转个圈,引起幼儿注意。

师:今天老师戴了块新头巾,漂亮吗?(众生夸赞。)谢谢!

评:自然的导入,最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同时也引出了今天活动的主角一头巾。

2.寻找规律

(1)那你为什么觉得这块头巾很漂亮呢?

(2)哦!这些花朵里还藏着一个小秘密呢!你们发现了吗? (解下头巾置于黑板上)看看这些小花是怎么排列的?

评:简单的问题,让幼儿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勤了花朵排列的规律上来!

(3)小结:原来这些花是按一朵圆圆的一朵尖尖的规律排列的!是一朵隔一朵排列的,这就叫间隔排序!

评:简单、直观地讲述了间隔排序的概念。

(4)除了按花瓣的不同排序之外,还可以按什么来进行间隔排序呢?

这儿也有许多花,谁愿意上来用间隔排序的方法帮它们排排队?(请个别幼儿上前排序。)

评:让幼儿排序。活动的氛围更轻松。幼儿也更乐于参与。

(5)小结:原来花朵除可以按形状不同排序外,还可以按大小、颜色的不同来进行间隔排序。

3.制作要求

我们在装饰头巾的时候,也可以用这种间隔排序的方法,它可以让头巾变得更加漂亮!

评:要求简单、明确——用间隔排序的方法。

师:那花朵从哪里开始排呢?(小红旗。)

对了!从小红旗开始,在横线上都贴上间隔排序的花朵,头巾就会变得非常漂亮了!

评:有了小红旗做标记,解决了排列的顺序问题。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一做漂亮的头巾吧!

评:在材料的提供上我注意给幼儿的操作留出空间,比如同一种花朵就有大小、颜色的不同,同一种颜色又有形状、大小的不同,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排列。

4.幼儿自由操作,师巡回指导

(1)提醒幼儿按间隔排序的方法制作。

(2)协助有困难的幼儿一起完成。

5.讲评

(1)请幼儿将自己制作的头巾置于黑板上。

(2)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是怎么排序的。

(3)全体检查排序对错。

评:重点从颜色、形状、大小三方面进行讲评,既是检查,又是对间隔排序的进一步理解!

6.时装秀(结束活动)

(1)哇!你们做的头巾可真漂亮!这么漂亮的头巾除了可以系在头上,还可以系在哪里呢?我们一起用你的头巾把自己打扮得更漂亮,好吗?

(2)真漂亮啊!我们一起来秀一下吧! (放音乐全体一起秀,结束。)

评:最后的时装秀是幼儿自我作品的一个展示过程。让幼儿充分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活动反思

从实际活动的情况分析,本次活动的`难易适中,非常适合中班上学期的幼儿。土布的加入,能充分激起幼儿的兴趣,而且,制作出的头巾又漂亮又具有浓郁的民族气息,很新颖!由于选择了不同特征的花朵,使幼儿有了更大的材料选择空间;同时,摒弃了在教授间隔排序时由老师讲、幼儿“依样画葫芦”的传统方法,在幼儿的操作过程中出现了很多不同的排列方法。能力一般的幼儿会按物体的一种特征进行排序,能力强的幼儿就能尝试按两种特征间隔排序的方法,让每一个幼儿在自己的基础上都得到了提高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