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有感(精选9篇)

语文咖 人气:8.56K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读《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有感,欢迎大家分享。

读《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有感(精选9篇)

读《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有感 1

看了《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这本书后,我对当今世界及国际社会持续发生的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对抗与冲突,几个国家联盟与地区之间的暴力事件和战争这些现象背后的本质,有了新的认识。

最直观的思考是,对抗与冲突的背后关联着的是各方的利益,政治、经济、控制力等等方面。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伊拉克的海湾战争,对阿富汗的军事打击,到近期对利比亚的空袭及推翻卡扎菲政府,战火硝烟的背后,是对那片地区地下丰富的能源的垂涎和占有。从文明的角度看,这些战争势必会加剧西方文明和伊斯兰文明的之间的冲突。为什么西方人对待伊斯兰国家的手段常常是赤裸裸的军事打击甚至侵略直至推翻跟他们对抗的政府,扶持起倾向他们的傀儡政府?除了双方经济、军事上巨大的差距,让西方国家相信以最快的速度最小的代价解决问题之外,和两大文明长期的仇视和摩擦是分不开的。“一些西方人,包括比尔克林顿总统在内,认为西方只是与伊斯兰极端主义暴力分子之间存在问题,而不是与伊斯兰世界之间存在问题。但是1400年的历史却提出了相反的证明。伊斯兰和基督教的`关系经常充满风暴,彼此将对方视为外人。自由民主主义和马克思列宁主义在20世纪的冲突,与伊斯兰和基督教之间持续的、深刻的冲突关系相比较,不过是一种短暂和表面的历史现象。有时,和平共处占上风;但更多情况下,他们的关系是一种激烈竞争的、发生不同程度热战的关系。”可见,当下不过是历史的重演,只不过在现代,占据绝对优势和主导权的西方文明压制了伊斯兰文明,使得双方的冲突直接演变成一方对另一方的痛打与屠杀。

看到伊斯兰世界被西方世界的欺凌,反观作为世界主要文明之一的中华文明,中华文明不是排外与崇尚暴力的文明,是信奉和气、包容的文明。繁衍自亚洲、根植亚洲,是亚洲两大文明之一。但是,正如作者的观点,从历史上看,文明的冲突从来都是国家之间战火不断的幕后黑手。我们不能保证伊斯兰世界的今天不是我们的明天,因此,大力发展经济实力,扩大国际政治影响力,才能使中华文明成为强势文明,才能在文明的冲突发生时,不至于成为被打挨打的一方。

本书的最后,我惊讶的看到作者对2010年南中国海事态的假设:“中国因拥有新的兵力投放能力而信心大增,宣布它将建立对整个南中国海的控制,中国对整个海区一直宣称拥有主权。越南开始抵抗,中越之间随之发生海战。急于雪1979年之耻的中国人入侵了越南,越南求助于美国。中国人警告美国人不要插手......”虽然有点极端,实际情况战争虽然没有发生,但是事态紧张程度不遑多让。

我不愿意看到两大文明的核心国家之间发生正面对抗甚至战争,但是,事态的发展没有绝对性。从历史上看,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从来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冲突,20世纪初的中国人在思考国家民族命运的方向时也曾考虑过参考西方国家的模式,虽然最后选择了苏联模式,而且事实证明,共产主义在中国找到了最适合的土壤,中国人的纪律、秩序、勤劳和集体主义在共产主义的理想激励下发挥了最大的优势。我们也看到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态度转变:从20世纪中叶的敌视和封锁、到70年代的接触、再到90年代初的和平演变、再到现在承认中华文明的崛起,承认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话语权。这一切的转变只有一个原因:经济的发展、交流的增进以及文明之间相互了解与借鉴。我认为两大文明正是在长期的接触与了解之后,互相看对对方的缺点和优点,并且采取了相互学习和促进的态度,才会有现在的共识:合作大于对抗。

读《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有感 2

本书的描述大致是如此的:先是基本的,关于文明的概念及其衍生意义;其次是关于当今诸文明如何的形成、发展以及所展现的现实冲突;最后是对文明博弈的未来展望。所有观念铺展的体系核心是为美国当代政治服务的,是为他的价值观及行动寻找合理性根基的一种尝试。文明的冲突确实存在,所铺开论述的事情的整体框架也基本合理,然而对诸文明的内部关系却不是很明确,或是一种以己文明的视角所作的一种合理的文明内根基的想象。(毕竟,文明的复杂是超越个人智慧的存在!)

首先,从文明的诸概念来进行基本的考察

什么是文明?就词源而言,文明意指从西方近代文明崛起就西方所遇情况所解释而衍生的含义。而就当今学界而言,至今尚无统一标尺,且尚有狭义与广义的区别,而差别也是相当的明显。狭义上就是物质生活的逐步改善,而广义则是文化的实体、各种生活的统称、大而无界。

就广泛达成的意见而言,文明具有六种不同的性质。

1、在单一文明和多元文明之间存在着区别。

2、文明被看做是一个文化实体。

3、文明是包容广泛的,是一个整体。文明具有一定程度的整合。文明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和它们同整体之间的关系规定了它们的各个部分。如果文明是由一些国家组成的,这些国家彼此之间的关系将多于它们同该文明之外的国家的关系。它们可能更多的相互打仗和更经常地建立外交关系。在经济上将更加相互依赖,会存在普遍的美学潮流和哲学潮流。一个文明是一个最广泛的文化实体。

4、文明有终结,但又生存得非常长久;它们演变着,调整着,而且是人类最持久的结合,是“极其长久的现实”。从西方文明的视角而言,文明从诞生到确定,经历的大致阶段为:混合、孕育、扩张、冲突、普遍国家、衰落和入侵。

5、文明是文化实体 而不是政治实体。

6、历史上的文明与今日的文明不同。文明在发展中的每个时期所显现的外部的具体特征并不一样,但是其内核与实质的差别,在不出现重大的问题,如崩溃和篡改之类的问题的`情况下,传承会是一贯的。

现世界文明的划分

就目前世界文明的现状而言,大致可分为五大文明:西方文明,华夏文明,伊斯兰文明,印度文明,非洲文明。而每个大文明下又多有几个次生文明。西方文明的次生文明为基督教文明、东正教—俄罗斯文明、拉美文明、犹太文明、美国文明。华夏文明则有儒教文明、日本文明、东南亚诸文明。而已经消散的文明为埃及文明,巴比伦文明,希腊—罗马文明(借代重生),印加文明。

西方文明史

就西方文明生成的历史而言,近代西方文明始于公元七、八世纪,在灭亡了罗马帝国而蜂拥至欧洲大陆各不同地区的蛮族,即两大族群:日耳曼族与斯拉夫族纷纷建立以自己部族为核心构建的王国,在一次次的冲击与碰撞中渐趋融合,以基督教为世俗的融合建立了一个神权与世俗权力相统合的神圣罗马帝国,以维也纳与罗马为轴心统合起来的西方开始进入了自己的政教合一的沉沉中世纪了!

中世纪的打破,不仅仅是自己内部文明的觉醒,更在于东方毗邻的阿拉伯—穆斯林帝国的崛起,他们的迅速扩张,一度逼近欧洲的中心维也纳,在外敌入侵的逼迫下(以西方自己的视角而言),西方诸国匆忙的组成联军—十字军,进行东征。东征的结果,却是以西方联军的惨败而告结。

外部的失利促醒了西方文明内部民众的觉醒,以文艺复兴为代表的系列觉醒斗争和国家复兴强盛的方式,标志着西方的崛起和西方世纪的到来。

从文艺复兴开始,是以西方文明内部矛盾为主体的斗争方式,特别是陈腐的基督教教义以及国力的整体低下与人民的渴望富裕以及自由、民主的理想的相冲突所构筑的文明内的斗争方式为主线。以科学革命为主线的生产力大跨越导致的生产方式的革命的历史,掩盖了同期西方与伊斯兰文明及古印加文明的冲突,且最终以西方文明胜利而告终的方式强行带动历史进入现代社会。而随着十八世纪中、末期马克思主义的出现,预示着西方内部由资产阶级主导的社会的破裂,从而进入了西方文明的二元分裂对抗时期,最终经由一战、二战形成的美苏两大集团长达五十年的“冷战”对抗,而又最终以资本阵营的美国胜利而暂时性的终结了西方文明内在的冲突。而由此开始,西方文明开始将目光投向了世界各诸大文明。

而历史事实却是西方在逐个摧毁各古老文明:相邻的伊斯兰文明,有多次的“十字军东征”事件发生;美洲的古印加诸文明;印度文明;华夏文明体系诸藩国;华夏文明主体,中国。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针对华夏文明,西方花了两百年的时间布置安排,并用最卑劣的伎俩,在最虚弱的时段给予了致命一击,在华夏处于全懵的情况下做最大限度的敲诈,又转身给了最大的面子,进行了最广泛而深入的文化殖民,利用国别不同而瓦解国人之心,最大限度的竖立了西方文明的优势,而使华夏古文明几近于灭。

二十世纪初,以西方文明内各不同思潮涌入,而诱惑各文明国家变化,以不同国家的身份,且以不同利益驱使、操作之,而无使生怨,反以接受西化为荣,所恨唯一时一地具体之人及事耳,而盖不知西方文明借此而甚嚣尘上,大有一统全球之势。

然而时不与他,文明内应科学、政治、经济诸理念及隔阂所生的怨念已凝结成板块,不通过激烈的冲突而无法解决的时代到来了。一战、消耗了西方诸文明国家的实力,也减弱了对其他文明的实际控制。更由此,而产生了两个对手:一个是种族主义的法西斯,一个是全民主义的苏维埃。两个极端,却诞生于同一母体,兴盛于同一时段,历史往往留下了最荒诞的现实。

二战,终结了法西斯,也认清了西方。然而西方文明的独大和各文明的萧条,而使重心仍在西方,在西方文明。冷战的结束,撕开了一道枷在诸古老文明身上的锁。裂缝,哪怕一丝丝,也让西方文明感受到了危机和不安。四处的扑火和局部战争更凸显了西方文明妄图维持独大的努力和无能。暂时的胜败不足以撼动根本,则文明的大争仍将继续绵延下去,直到一方不支,融合或分裂才有个结果。

华夏文明史

就华夏文明本身的发展史而言,从中原地区由部落一步步发展壮大,首先是完成了本族群的融合,接着是与炎帝族群的交战,最终完成了炎黄族群的融合。然后开始了华夏的分封制模式。与其说是分封,毋宁说是对一种既存势力的承认,而有了名义上的共主。而历经尧舜禹时代,中央集团的权利越来越大,然而部族势力仍根深蒂固的存在于华夏大地。直到禹子启开创夏王朝模式,才使中央王国与诸侯一样在血统上形成稳固的世袭,而也开始预示着中央—诸侯模式的治国体系才开始进入稳固时期;而其中中央王国政权才有胜出的可能,虽然时间很漫长。

再历经夏商周,中央王国在发展中逐步壮大。然而,新的瓶颈制约着王国进一步的扩大。随着这个千年技术缓慢而有效地发展,中央集团的管理模式与技术、经济发展所相适应的模式发生了脱节,落后的管理手段严重桎梏着中央王国的进一步提升。何况在此时,中央王国出现了一件足可为关键转折的事件:周太子申夺位引戎狄入关,致周由盛而衰,丧失关中腹心,中央王国因之而彻底不振。而诸侯在松动的周王朝监管下,开始进行兼并和变革,由缓慢而激烈,由春秋而战国,一系列新的管理模式应运而生,脱颖而出。其中的佼佼者是法家,完成了对管理模式的改革,由上下管理变动为全面管理、全面监督、全面制衡,共治、自治、法治三位一体,最终在秦国由商鞅变法实现,而最终由秦国完成统一,完结春秋战国,完结由黄帝开启、历经夏商周千余年的分封制历史,而开启了一个新的治国模式:中央—民众二元制治国模式,没有缓冲而使治国之艰难超乎帝国开创者的想象,而使不出十五年而发生帝国崩溃的危机。

代之而兴的汉帝国在吸收秦帝国灭亡教训的时候,做出了有限妥协,以分封宗亲而不封异姓的有限分封模式有效的缓冲了矛盾,却也使治国不纯粹而留了诸多难题。而在难题的抉择中又毅然选择以独尊一家—儒家—为最后的妥协。充分发挥儒家弱民、愚民、媚君,维护君王等级制的学说,而使国家在此形势下定型而形成二千年的专制时期。

读《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有感 3

塞缪尔·亨廷顿,著名的国际政治学者,曾任美国哈佛国际和地区问题研究所所长、美国政治学会会长、《外交政策》杂志发起人与主编。哈佛大学荣誉教授亨利·罗索夫斯基曾评价他“显然是过去50年中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政治学家之一”。

1993年,亨廷顿在美国《外交》季刊发表了《文明的冲突》一文,立刻引起轩然大波,一石激起千层浪,“文明冲突论”在美国乃至全世界学界引发激烈的争论,姑且不论正确与否,如此激烈、罕见、旷日持久的争论本身就侧面印证了其巨大的影响力。1996年,其大著《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问世,亨廷顿在本书中对该理论作了完整、系统的阐述和论证。该著作集中体现了作者的智慧,运用独特的视角对国际形势的历史、现状及未来进行分析和预测,内容横跨政治学、国际关系学、宗教学、历史学、人口学、国际法学等诸多学科,在以上学科的学习和研究中都成为必不可少的经典文献。

“文明冲突论”的的核心观点是冷战结束后,世界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建立在意识形态之上的国家之间的冲突将会被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所取代,“文明的冲突是对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而建立在多文明基础上的国际秩序是防止世界大战最可靠的保障”。

全书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结合“后冷战”时代的国际形势,描述了世界文明多样性的基本特点,提出“在未来的岁月里,世界上将不会出现一个单一的普世文化,而是将有许多不同的文化和文明相互并存”,并认为当今时代“文明的冲突取代了超级大国的竞争”。作者将当代世界文明分为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拉丁美洲文明和非洲文明,并指出界定文明的主要特征是宗教和语言。此外,作者对其本土文明——西方文明进行了重点的阐述。

第二部分描述了世界主要文明的发展变化和力量对比。通过论证文化与权力的关系,指出“文化总是追随着权力”,而非西方社会迅速的发展使西方权力相对削弱,因此西方社会的所宣扬的价值在非西方社会中的影响力也日趋减小,伴随着政治影响减小西方文明正在衰落,而非西方文明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壮大正在不断自我肯定和复兴。

第三部分揭示文明对于新的世界秩序形成、发展的'影响。“文化认同的答案确定了该国在世界政治中的位置、它的朋友和它的敌人”,即文明的种类是一个国家在世界秩序中定位的基本依据,会对国家间政治、经济关系产生重大影响,文化共性促进合作,而文化差异则加剧冲突。作者运用了大量的举例来论证其观点,比如北约的成功就是基于西欧、北美主要国家共同的文化认同,东盟作为一个“多元文化的组织”,其合作程度却也不可避免的受到制约,而欧盟拒绝接受土耳其加入,根源就在于信仰基督的欧盟国家无法容忍“一个伊斯兰的异类”加入他们的俱乐部。该部分还分析了文明转型失败的国家,由于文明立场的不坚定导致自身的“无所适从”,这一点对我们具有深刻的警示意义。

读《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有感 4

有这样一个假设——力量的平衡有利于稳定。无论是中国的中庸思想,还是亚里士多德的“适度”原则,或多或少地都反映了这样的一种假定。那么与之相应的力量的不平衡,是否会导致冲突呢?塞缪尔·亨廷顿在其《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描述了一个多文明冲突的世界,这种冲突是否也因为其力量的不平衡呢?

如果文明不具有多样性,如果真如福山所言“历史已经终结”,西方的自由民主思想在冷战结束后就以绝对的优势战胜了其他的思想,一统世界,在这样的事实之下,冲突还会发生么?而我们知道,现在的自由民主思想,一部分是建立在亚当·斯密的“经济人假设”之上的,这就意味着这套理论本身就是鼓励人追求利益的,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是鼓励追求个体的利益,但是我们无法保证每个个个体的利益完全一致,如此一来因利益的冲突在所难免。我们可以把这样的冲突称之为文明内的冲突,按照亨廷顿的理论,这样的冲突是不会无限扩大的,也就是很容易控制的,但是利益的冲突在所难免也成为一种事实,其根源在于自由民主思想下鼓励个性的解放,在这种个性的解放浪潮之后,每个个体的思维变得多样了,而这种多样就是造就利益冲突的原动力——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多样性与冲突之间有一种潜在的联系。同时也不能证明,文明的单一不利于维持稳定,只能说自由民主的思想体系本质,与其一统天下的野心,具有内在的张力,如果让其一统天下就不再是其自身,而是变成了另外一种思想,因此可以说自由民主这套理论注定无法完成“终结历史”的任务。

另一种没有文明多样的状态就是在世界联系成一个整体之前,各种文明各自为阵,之间几乎没有联系,没有联系就不可能有多样的前提。而在那个时代,相对而言也是相对和平的时代,虽然在中国朝代更替频繁,欧洲大陆也时有战事,但是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相比,完全是小巫见大巫,不值一提。为什么会是这样呢?我们可以把文明比作一种光源,所有的人都在不同的光芒之下生存,而人投下的影子就是文明作用于人的结果,在一种单一的光源之下,人的影子也是,无论如何,影子也是单一的,所有的人可以说是一致的,这个光照向那里,所有的人都指向那里,世界不会显得杂乱无章。

以上的平衡点,都是人可以选择的位置点,在这样的点上,可以在不同的力量较量中获得比较稳定的环境。而我们也可以看出,当力量越多,供我们选择的位置也就越少,但是也不意味着一种单一的力量就比较好,因为在单一的力量模型中,人是完全没有自我的,是在一种力量的指引下行动的,完全没有自主性,跟随着力量的变动而变动,人也就是个行尸走肉。极度的光明和极度的黑暗是一样的,都让人看不到任何东西,找不到任何出路,在一种力量之下就如同在极度的黑暗之中,并不是理想的生活状态;而达到了四个或四个以上就需要很大的.智慧对他们进行排列组合,自由排列好了才能寻找到平衡点,但是这个点是指向“单向度”(马尔库塞)的,在单向度的甬道中,生活也是找不到人自身的,就是极度的光明,纯粹的光明。而在二三个力量的主导下,可能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状态,人们很容易找到自己的平衡点,并且在这种平衡的状态下获得比较好的发展——这也于我门狭义的“中庸”之道不谋而合。

但是,这样的模型是被亨廷顿所描述的事实否定的,他说世界上有七八种文明相互作用,重建着新的世界秩序。这么多的文明实际上真是一个很让人头疼的事情,如何排列他们可以找到发展的平衡点?如何排列他们可以得到更加稳定和平的环境,为发展提供空间?任何一个排列不好,就会出现不可预测的后果。也许有人会说,我们可不可以把这七八种文明进行整合,形成更大的两三种文明?亨廷顿说不行,那是简单化,反映的不是事实情况。

既然这七八种文明,很难寻找到平衡点,那么其冲突是否就不可避免了呢?其实也不是绝对的,至少还有三种途径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其一就是生成一种更加强大的文明,对这些进行整合,所有的文明吸收为一体,行成一个共同的文明,从而在内部消解冲突,但是整体却保持着稳定。但是这样的设想是很难行得通的,现在没有人允许这样的力量出现。其二就是好好排列这几种文明,使之可以寻找到平衡点,从而在这些平衡点中获得和平的环境,促进发展。但是这也是一个极度困难的事业,谁拥有这样的排列权威?谁拥有这样的排列能力?最后一种,就是走向另一个极端——让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分散这些文明,形成更小的文明甚至是以个体为单位的文明,就如同满天繁星,没有月亮,甚至没有突出的星星,这样的话也就没有什么平衡点可言了,也就是任何点都可以是平衡点,但是这里的平衡点完全是依靠个人的判断去寻找的,不是强制的力量,也不是盲目的追随。只要没有突出的力量出现,整体也可以保持平衡与稳定。那么如何可能做到这一点呢?只有所有文明都抛弃一统天下的野心,顺其自然发展,就有可能实现这样的局面。但是就目前而言,所有的道路基本都是行不通的。西方文明现在还野心勃勃,企图无限推广自己的文明,甚至不惜以武力为工具;中国文明,在被压抑几百年之后,也急于扬眉吐气,虽然其本身并不具备侵略性,但是也不允许无声无息的消失;还有其他的文明,也在以不同的方式寻求发展,如果说马上消解这些是几乎不可能的。

现代化文化多样性的事实,必然导致文明的多样性,而文明的多样性与世界秩序的稳定存在一种抛物的曲线,在文明的数量达到某个数量是其冲突的可能性达到极高,而随着文明数量的递减和递增,其冲突的可能性都会随之降低,当文明数达到“1”或者极高时,发生冲突的可能性都是非常小的。如果这种假设可以成立,则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一种奇怪现象:人们在追求普世价值的过程中,逐渐把价值的多元化推上了普世价值的宝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会发现,我们只有以更加包容的心态,去对待我们看到的一切,尊重我们所看到的事实。而当不同的文明,都试图以自己的方式解构这个世界的时候,必然很难达成一致的意见,那么承认多样性就成了一个最基本的共识,也是最容易达成的一个共识,那么这个共识是否可以成为一种“普世”的价值呢?

如此看来,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说文明的多样性使得冲突变得不可避免,而最后文明的多样性也有可能成为解决冲突的很好选择,真是“成也萧何败萧何”。然而,世界究竟走向何方?我们还需观察,只有擦亮我们的眼睛,让将来告诉我们答案。

读《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有感 5

当人类从史前史走向文明史,世界就充满了血腥与贪婪,冲突与战争,无论是古巴比王朝还是阿拔斯王朝,古希腊或是古雅典,这种精神更是已经深入到每个人的心里,流淌在每个人的血液里。然而在近现代的历史,不再是以各个国家间为单位暴力与荒芜,世界的冲突基本根源不再是人们对于国家个人这一意识形态,而是民族的差异,文明的差异。著名的美国学者萨缪尔·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清楚的阐述了冷战后的世界新的意识形态与所谓的“文明的冲突“。

本书一共分为五个部分共十二章,首先从一个一超多极的多文化世界谈起,阐释了世界各个地方之间的各种现实主义和对未来的看法。书中把世界分为七个或八个主要的文明来阐述:中华文明,西方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东正教文明,拉丁美洲文明和非洲文明。在《文明的冲突》的作者看来,现代的世界不在把个人或国家的某种作为行为的出发点与归宿点,而会是整个民族文化。并将之作为区别于其他人类的根本判断标准。他认为现在的所谓现代化并不等同于西方化,而且非西方地区也不会被西方化,西方化也不会出现,也不会形成所谓的普世文明,世界终究会以各个文明为单位做为世界各地的区分。

接着在第二部分,作者从世界各个地方的力量及综合实力为论述中心进行展开。萨缪尔认为,在新的21世纪,西方会渐渐的退出霸主的地位,非西方世界的各个地方会重新发展壮大,他们会进行自我认定,文化肯定,渐渐打破西方垄断世界的局面。21世纪,将会是在西方文明衰落的背景下,非西方文明的崛起与竞争和与西方文明的冲突。在第三部分以“正在形成的`文明秩序”为标题,讲述了如今的世界,不再以冷战时因联盟或多级为代表的集团,更多的是以文明为单位,进行多方位关于种族,宗教,文化为集体的集团。文化认同成为国家联盟的标准。因此,以一个文明为标准的世界秩序正在出现。

第四部分以文明的冲突为标题,萨缪尔认为文明会成为人类的终极部落,未来世界的冲突会以文明为单位的冲突,并指出这种断层式的战争的原因,在亨廷顿的笔下,从历史,人口和政治三个角度分析了断层式战争的缘由和动机。如何阻止这种断层式战争的发生或阻止其上升为全球战争是如今留给人类的一大重要课题。第五部分以“文明的未来”为标题,作者提出要阻止这种文明之间的战争需要各文明的核心国要正视世界其他文明,加强合作。在世界力量中心逐渐转移的21世纪,所有民族都在努力探索其他世界的文化,历史,生活,背景,逐渐的去适应去发展。亨廷顿还指出,将国际秩序建立在多文明的基础上才是防止世界战争最可靠的保证。

周恩来先生在万隆会议就提出求同存异这一理念,中非合作,正是两个完全不同风格的文明之间的合作。唯有和平,友好,求同存异,放下偏见,共同发展才是现代文明社会的历史所趋,才是大势所趋。我认为未来的文明主义的兴起,文明间的利益与发展是新型合作发展的重要目的与归宿点,如何在这历史的潮流中披荆斩棘,需要我们所有人所有文明共同注意与思考。

读《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有感 6

《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这本1996年出版的书,至今仍闪烁着智慧的光彩。

本书从文明的融合,分化和冲突入手,重点分析了冷战之后的全球政治格局的演变和趋势。而1996年至今20多年的一系列重大地缘政治事件,基本应验了书中的理论和预测。看了这本书之后,读者可以对冷战至今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如南联盟战争、911事件、阿拉伯之春运动、乌克兰分裂、欧洲的.移民危机和保守化,以及中国与美国、日本、俄罗斯、印度和伊斯兰国家等的关系和演变,有了一个独特视角和分析工具。读过这本书,读者可以从较高的角度来看待不同宗教、语言、民族等之间的问题。

比较实用的地方,这本书对小朋友的教育方向,也有很好的启发意义。小朋友是读本地学校还是国际学校?中文和中华传统文化要掌握到什么程度?英语应该掌握到什么程度?第二外语要不要选和选哪一门?(我读后的结论是学好中文英文两门足矣)以后留学路径应该如何规划?等等。

看过这本书,对接下来一段时间的国际经济格局发展,也能多一些分析和理解,对做投资有帮助。书的数据详实,逻辑清晰,语言简练,公平客观,说服力和可读性很强。

一个不算缺点的缺点,是作者作为西方人,立场还是主要从保护西方文明的角度出发,案例和史料也多是写西方文明和伊斯兰文明及东正教文明之间的冲突,对中国涉及的内容不多。

读《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有感 7

读完亨廷顿的这本《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很明显的一种感觉就是,这是由一个西方学者站在西方国家政治立场上分析所谓“非西方文化”国家对他们的体系所构成的威胁的一次精彩演说。并且仅仅是演说。他的一些观点的形成是在意识形态差异所造成的心理上的偏见下产生的,而不是站在各个文化的角度分析不同国家、经济体系合作或者冲突的原因。

在全书一开篇,作者就说“在这个新的世界里,最普遍的、重要的和危险的冲突不是社会阶级之间、富人和穷人之间,或其他以经济来划分的集团之间的冲突,而是属于不同文化实体的人民之间的冲突。”分别列举了非洲的部族冲突,塞尔维亚及附近的民族争端,两德、两朝及台海等问题,意在说明的就是“在冷战后的世界,文化既是分裂的力量,又是统一的力量。”我认为这是一种欠成熟的观点。

首先,作者把在南斯拉夫战争中俄罗斯向塞尔维亚人提供外交支持与沙特阿拉伯、土耳其、伊朗和利比亚向波斯尼亚人提供资金和武器等做法看作是“由于文化亲缘关系”而造成的,但他却没有看到其中利益集团之间的关系。如果就按作者所说,那么二战前一直排斥犹太人的欧洲国家为什么又要在中东战争中与美国一道支持以色列复国呢?难道西方国家与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对立仅仅是因为不同的宗教、文化的差异造成的么?如果放在几百年前,这个理由也许还成立,但在当今的世界格局下,造成他们两种文化体系冲突的最直接原因只有一个——能源。

几百年前,凶残的“十字军”打着驱除异教徒的“圣战”旗帜东征耶路撒冷,实际上很大一部分目的是为了掠夺东方的财富;几百年后的今天,北约帮助以色列复国的间接目的是为了在阿拉伯世界建造一个据点,直接目的.还是为了沙漠中的石油。

在列举两德、两朝和宝岛问题时,作者说“社会被意识形态或历史环境统一在一起,却又被文明所分裂”,我认为,造成上述冲突的原因不能只局限为文明的冲突,而是地域、不同意识形态下利益集团的冲突所造成的。冷战结束后,两德统一,两朝也在谋求更多的对话,宝岛问题是中国的历史遗留问题,在没有别国的干预下也一定会很好的解决。另外,作者把宝岛问题说成“几个中国”,这不单单是措辞上的错误,而是一种受冷战思维局限所形成的思维,试想,一个仍然带有冷战思维的学者又怎能正确、全面的分析当今时代的国际问题呢?

作者认为“具有文化亲缘关系的国家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相互合作”举例了欧盟国家“建立在具有文化共同性的国家基础之上的国际组织…远比那些试图超越文化的国际组织成功”。但他却忽视了欧盟及北约不断东扩的真正原因是什么,难道俄罗斯不是欧洲国家么?他们最近吸收的一些东欧国家在冷战之前与俄罗斯还同属一个国家。再看另一个例子就是中俄关系。如果苏联解体之前两国因为同样的社会制度算是沾上了一点“文化”亲缘关系,两国有那么一点合作的共同语言,那么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为什么仍然与中国保持着稳定的战略伙伴关系呢?原因就是两国的地缘政治处境和经济现状使两个巨人不得不并肩而战。

那么,总结起来,造成当今世界政治冲突与合作的原因有如下几个:能源、意识形态、经济利益、地缘战略关系以及生存空间,其次才是文化。

概括起来讲就是国家利益决定国家关系。很显然,亨廷顿用文明造成冲突和文化认同解决争端的想法太过于理想化。不过从这本书中,作者所谓的“非西方文化”国家能够更好地认识到当今西方世界对于他们的看法,从而探寻更好的发展空间。

读《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有感 8

当初看这本书,颇有些惴惴不安,因为同学中有不以为然者,而我自己也缺乏自信力。虽然对本书的一些观点不认同,但整体的文明冲突的想法还是觉得很认可的,这个想法后来在看甘阳的时候得到一点增强,不过这个时候的我自信力比之前强了不少。

世界从来不是个温情的世界,这个我是认同的,这和人间的感受差不多。试着把不同的人放在一起,就知道某种冲突是必然的,因为差异是必然的。虽然这令人有些不快,但真实这回事向来就没有什么好坏可言。在人们的生存状况和道德状况得到有效地整体改善之前,抱着善良、温情的眼光看世界难免会悲伤的,所以在看待世界的时候,我还是个自然主义者,或者说是道家的那种无情。

不同的人在一起,尤其是有人强有人弱的时候,相处格外艰难。虽然近代大讲平等,可从来没有强者能够给弱者多少平等,国家之间是竞争共存的关系,往往得不到干脆就用武力方式来取得,因此近代是生产大发展,也是战争最多和最激烈的时代。人们为什么会战争?有时候是自己的武力明显比人强,所以去欺负人,好像欧洲殖民者发动的战争就是这样。有时候是逼得急了,又不愿忍受恶劣的状况,就用武力来改变命运,好像德国、日本就有这种因素。这和一些不法分子的想法也差不多,其实也有自己的合理性。战争这回事在古代并没有像现在这样受到指责、限制,只是近代的战争太厉害,打到后来,大家都发现代价太大,都超出原本的设想的限度,所以就兴起了人类整体至今的最大的和平主义的思潮。

不过二战过后,欧洲人受害最深,厌战、反战、和平主义的思潮最厉害,而美国因为本土并没有受害,实力强大之后就做了欧美世界的盟主,开始一定程度地主宰世界。因为受害不深,还是胜利者,所以美国人对战争的反省不深,常常举起自己的文化大旗,为自身利益而发动战争。苏联还没完蛋的时候,美国和苏联冷战;苏联完蛋了,美国开始争取更多的世界利益,成了世界霸主。美国人在不断胜利之后,自信地试图将自身的成功带来的合法性推广到全世界,于是那些不同文明的异教徒就成了这个欧美文明代表的美国的对手。和欧洲接近的阿拉伯文明首当其冲,而后是中华文明。

虽然生存利益的问题是战争主要来源,但也不可否认文明差异导致认同的问题会给战争提供很多借口,有时也会成为战争的源头。西方文明对于其他文明的宽容度本来就不很高,加上利益的冲突,西方发动战争几乎是很自然的事情。二战之后,反思战争的人,好像伽达默尔都提到交流、理解的重要性,但事实上,强者往往不会有心思了解弱者,强弱的对比决定了解决利益问题可以简单地用武力解决,交流这种事情往往起不到作用。

对西方来说,阿拉伯是现实的威胁,因为顽固而且占据大量重要资源的阿拉伯世界已经被西方侵犯了很久,积累了很多仇恨,这个导致了现实中的不断发生的战争。但西方并不害怕阿拉伯世界,因为他们的生存环境比较恶劣,内部纷争不断,持续发展力不足,明显就是虚弱的刺头,而且还可以安抚、拉拢、分化、控制。

西方最害怕的可能就是中国,因为中国很大,有发展强大的.潜力,同时近乎难以理解。中国是一直以来的例外,看上去很多问题,但好像又会很有力量。双方一直无法形成良好的交流。即便是在现在,中美的官方交流也往往缺乏共识,双方好像各自采用自己的方式说话,没有找到一个双方认同的好的交流,就好像不在一个频段。交流的问题实际是两种漫长且顽固的文明的差异很大的原因,文明的交流障碍导致意义的传达问题,进一步导致疑虑,导致戒备,导致战争,这是一个链式反应。当然战争更多在现代首先就受到一定的制约,更何况中美两国的交战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不可想象,所以强的一方做战争威慑,弱的一方也不断展示肌肉,大家其实都不会翻脸。文明的差异可能导致的是增加战争爆发的可能性,是个几率的问题,但不是决定性的问题。

所以这本书展示的一个文明为基础的世界,但事实上文明只是现代国家之后的认同选择,而且并不是十分有效的认同选择。这本书的世界图景只是增加一个观看国际问题的视角,并不能完全适用,但在实际中也确实作为一个现实因素存在,也往往在国际政治中发挥着一定作用。

读《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有感 9

一年多前曾经读过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并且后来也对照阅读了福山的《历史的终结》,今天读到王辑思的一篇对亨廷顿“文明冲突思想”的系统论述,觉得有必要重新梳理一下自己关于不同文明冲突与共存的话题。

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伴随着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世界局势瞬间扭转,展现出了焕然一新的面貌。原先两极对峙的局势为美国一超独大的局面所取代,美国在经济、军事、文化方面,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可谓一时春风得意。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亨廷顿于1993年夏季发表了《文明的冲突?》一文,阐述了其对后冷战世代世界局势的判断与分析,并指出几大不同文明的矛盾将会取代传统的地缘政治和经济利益因素成为未来世界冲突的根源。

此论一出,拍砖者众,而附和者少。反对者的理由主要集中在下面两方面:

一、根据现实主义的理论,国际关系的主角依然是民族国家,国际冲突的根源在于对地缘政治和经济利益的争夺,文明或文化不过是利益的延伸,或争取利益所打出的幌子。

二、还有一种论调是反对“文明不可调和”一说,认为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的浪潮之下,所谓文明之间的差异最终会逐渐缩小。

然而,九十年代至今不平静的世界使学界对“文明冲突”一说进行重新的审视与反思。巴以冲突不断,以暴易暴,为了耶路撒冷打得头破血流;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战争烽烟又起,夹着宗教的.怨恨和世仇;9.11的那惊天一撞更是让世界为之悚然,废墟烟灰,断壁残垣。所有这些暴力与冲突事件都在显示不同文明间的矛盾正成为世界不安宁的根源之一。

在剖析亨廷顿的理论之前,有必要先明确几个概念,即“文明”、“文化”、“宗教”、“民族”、“国家”。文明包含多层含义,亨氏将之定义为一个文化单位,是范围最大的文化认同,文明之间最大的区别不是种族或民族,而是宗教。据此标准,亨廷顿将世界分为了七大文明(或者八大),并指出各个文明间都具有不可消除的矛盾和相互的排斥,它们彼此间的状态只能是冲突而非调和。文明最重要的特征在于其宗教,而宗教本身就是一个跨越国界的存在,于是文明间的冲突也就超越了传统的民族国家间的冲突,而演化为数个具有共同文明(宗教信仰)的民族国家联合体。相较文明,文化多是在一国内所形成的共同的价值认同,它一般与民族相伴出现,既可以在历史进程中慢慢形成,也可以有政府加速催化,形成所谓的民族凝聚力和共同的文化皈依。(民族与国家的概念也并非完全重合,这当另文说明。)

文明在国际政治中到底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和发挥着怎样的作用?笔者认为简单夸大文明和粗暴否认文明的作用都不可取。诚然,自1648年三十年战争中黎赛留所确立的民族国家利益至上原则以来,地缘政治和经济战略考量已经成为了最重要的学说和思想。帝国主义间对于领土和殖民地的争夺,对于战略要塞控制的竞争,对于自身影响力的苦心经营,这些无不直接体现着传统的现实主义政治考量。然而,我们实在无力否认文明(宗教)的影响对于战争的推波助澜起到了无可代替的作用。纵观历史,伊斯兰和犹太教、基督教的战争延续了上千年,为了真主的圣战贯穿了整个中世纪。乃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希特勒依然将对于犹太教的仇视作为其蛊惑人心的一大法宝。

延绵至今的宗教对于人们的思想行为发挥着重大的影响,并且在21世纪的今天其势头依然有增无减。不管是基督教、犹太教还是伊斯兰,它们都宣扬一元神,从而摒弃了信服其他宗教的可能。每一个信教者都坚信只有自己的真主才是正确的,拒绝妥协和兼容。出于真主的召唤,人们的行为往往很难用理性的经济考量来给出解释。如果说策划9.11事件组织的那些圣战者是出于经济利益,那么这很难让人信服。

另一个争论的焦点在于不同文明间的冲突是不是不可避免的。乐观者说,自由贸易和市场经济已经一天天地将全世界连成一个利益攸关体,文明的融合将是经济融合的继续,因此认为文明冲突不可避免完全是杞人忧天。当然持此论者多认为经济一体化意味着西方文明的胜利,并举冷战结束以来民主化浪潮在全世界范围内兴起为例,来证明西方文明在向世界的每一角落扫荡;当然也有一派观点持完全相反的看法,他们认为西方文明已经日薄西山,而拥有者更久远历史和更高明智慧的东方价值观将会担负起拯救世界维护和平的重任。国内的学者多持后一种看法。

悲观者则赞同亨廷顿的看法,宗教的不能调和、不可妥协决定着文明间冲突的必然性。以伊斯兰极端主义者为例,他们正超越国界,在共同的意识形态感召下,全世界范围内和美国人作战。并且他们正试图掌握国家政权,结成统一战线,以合法的国家暴力与西方文明对抗。

综上可以看出,笔者对于亨氏理论总体上持肯定意见。他在传统的地缘政治研究领域之外开辟了文明和宗教的观察角度,这和建构主义的思想史一脉相承的。文明的矛盾确实极大地影响了国际间的冲突,但是将冲突全部归结于文明差异却又陷入了简单化处理。

但是笔者对于亨廷顿做出中国的儒家文明和伊斯兰文明将联手抵制西方文明的做法深不以为然。从传统角度来讲,儒家文明讲求的是宽容、和谐,主张以一种温和的方式促进文化的融合,以致能保证文明间的相安无事。儒家文明是一种大陆式的、内省的文明,而非外向而扩张的。

从现实情况来看,中国也不可能和伊斯兰世界联手抵制西方文明,归根结底在于中国式现存经济体系的既得利益者。在全世界的经济分工中,尽管中国处于生产链的中下游,但是这却符合中国的人口和经济状况,凭借着其充裕而廉价的劳动力,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并且正积极向产业链上游跃升。而反观伊斯兰世界,贫困依旧,社会凋敝,人民潦倒,产油国依然只是产油国,农业国还是农业国。简言之,伊斯兰世界是现存世界秩序的利益受损者,他们受到了极大的刺激,从而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文明生出强烈不满。因此,从现实角度讲中国也不会和伊斯兰世界联手。

最后,还要补充的一点就是,亨廷顿并不是一个西方文明至上者。尽管他站在西方的立场上,提出了策略性的意见,主张维持西方对全世界的物质和精神优势,但他的深层隐忧确实在美国文明本身。众所周知,作为一个移民国家,各种不同文化间的融合一直是困扰美国的问题。他反复提到的美国国内的文化冲突,即以盎格鲁撒克逊人为代表的西方传统自由主义思想和移民的非主流文化之间的斗争。长期以来,美国以WASP为核心的传统价值观起到了熔炉的作用,将少数族裔的文化进行融合。然而,随着亚裔、非洲裔、西班牙裔人口的快速增加,美国的核心价值观正在失去其磁石般的吸引力。亨廷顿忧心的是美国西方文明失去主导地位,从而导致最后国家因文明冲突而引起的四分五裂。多元文化正在销蚀西方文明的桥头堡,这种忧虑在其新书《我们是谁》中的得到了验证。

笔者相信,文明间的完全融合是不可能的,统一的宗教也从来不会出现,但是一个普世公认的道德准则倒是可以出现。诚如王辑思先生所说,“尽管这样一个世界还很遥远,但是值得为之而努力。”